大年初五,在矿区运输的“主战场”——湖集中心站,一条条满载乌金的钢铁巨龙安全高效运行,全力保障矿区能源供应。
针对寒潮天气影响,该处以“智”启运,用好“联合办公”和“混煤调入协调群”平台,开启到矿即装、装好即运、运到即卸、卸完即开的快装快运快卸模式,全力保障矿区大动脉安全畅通。
运输信息随时“掌”握
运输信息共享对于应对提高运输效率至关重要。在湖集中心站站场,副总工程师谭彬打开手机仓储及机车定位系统,告诉笔者:“以前,只有在调度中心才能看见机车在线运输情况,现在,随时随地便可实时获取矿区铁路车辆位置和速度信息。”
该系统是铁运处与信息开发分公司联合研发,功能包含仓容展示、当日装车总计划、阶段性计划、车辆在途运输填报、到达湖集重车填报、选煤厂装卸车、车辆定位等内容,实现储装运卸信息实时“掌”握、研判,便于对运输生产组织及时调整、优化。
为了提升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,增强各单位间生产信息的透明度,基于防冻煤运输的经验,实施“123+N”的按点行车组织模式,即建立一个生产运输工作领导小组,完善“特殊时期驻点合署办公”和“升级日常联合协作办公”两层联劳协作机制,构建“按点卸车”“按点装车”“按点行车”三点运输格局,狠抓技术作业标准时分、提高计划安排质量、用好“混煤调入协调群”等“N个措施落实”,达到快装快运快卸的目的。与临涣焦化、碳鑫科技等单位建立了协调机制,逐步实现了矿产生产、仓储、装卸、维修、车辆请求和铁运处自备车车流信息的交互机制,打破了信息孤岛,提升了运输管理水平。
科技赋能更高效
在湖集中心站站场,55条线路一字排开,每日平均接发列车超过80列,解编车辆超过1800辆,日均调车作业超过400次,是矿区铁路运输的关键枢纽。
内燃机车司机张雪峰在温暖的机车操纵室里,实时接收作业计划。“列车调车监控系统的升级,不仅实现调车作业信息化,而且能够自动识别前方信号状态,防止了调车作业冒进信号,保证站内调车作业安全。”张雪峰介绍。
湖集中心站三场货运员王宗标说:“铁路货检智能检测系统,通过高速摄像头,对车辆关键部位进行实时拍照,传输到货检室,在室内就可对每节车厢内货物的装载加固状态进行安全检测,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”。
集控道口的逐步建设、机械化线路清筛步入正轨,矿区铁路线路的条件和安全运行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。
隐患排查“上云端”
打开铁运处“智慧运营管理平台”,各级管理人员查隐患信息跃然网上。
春节期间,铁运处各工种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隐患排查,坚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、任何一个漏洞、任何一个隐患,对排查出的隐患,通过文字、图片等内容上传至终端,平台自动提醒相关单位治理隐患。哪些整治已完成、哪些未完成,一目了然。没整改的,说明原因,继续督导;整改好的,按单验收,实现了隐患可监控、可追溯,建立了隐患发现、通知、整改、验收、管理的闭合模式。
该处还利用干部作风督查等时机对隐患整治情况进行“回头看”,把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落实到现场工作的每个环节,全力确保节日期间矿区铁路安全运输。
(审核:尹良功 责编:尹杰)